高收益債的定義:
廣義上只要是BB+(以下包含),在信用評等上的認定都屬於垃圾等級債(又名高收益債),這是以信用評等的角度來看。
根據某投顧所提供的資料,證期局的函文是給基金公司規範使用,也就是依照廣義的高收益債定義,同時再擴大範圍,要求基金公司在基金後面寫上警語,這是因為台灣投資人太笨,以為配息率就是報酬率,所以只好請基金公司自律,來保護台灣廣大的笨蛋投資人。
但這並無法成為投資決策的定義
但這並無法成為投資決策的定義
但這並無法成為投資決策的定義
以投資決策的邏輯,狹義上我們會這樣分類:
最狹義的說高收益債一般指”成熟市場”的高收益債,以下簡單說明幾個高收益債的定義:
➤ 高收益債:狹義上指成熟市場
➤ 美國高收益債:僅包含美國的高收益債
➤ 歐洲高收益債:僅包含歐洲的高收益債
➤ 全球高收益債:以成熟市場的高收益債為主,但是會納入一些新興市場
➤ 新興市場高收益債:不含成熟市場的高收益債
➤ 新興市場主權高收益債:新興市場主權債中、信用評等為垃圾等級的國家
➤ 新興市場信用高收益債:新興市場公司債中、信用評等為垃圾等級的公司
➤ 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:這個名詞並不代表高收益債,只代表該債券的發行貨幣為”本地貨幣”,但如果該國的信評為垃圾等級,依照廣義的定義還是可以認定為垃圾債。
以投資決策的角度來看:
➤ 成熟市場的高收益債承擔的是信用風險
➤ 新興市場主權高收益債承擔的是新興市場國家風險
➤ 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承擔的是匯率風險
因此無論是晨星、理柏或是各大第三方機構,都不可能把用廣義的高收益債定義做分類,因為分析的風險的本質上就不同。
以上的詳細說明,希望粉絲能夠更理解投資的本質,切勿囫圇吞棗、模凌兩可,否則將會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喔~
(本網站所述之任何內容均不構成對金融商品的投資邀約,也不構成對於任何證券的買賣或進行任何交易的投資建議。投資一定有風險、基金有賺有賠、申購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