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過去的歷史經驗中,每當VIX恐慌指數飆破50大關時,都是全球金融市場發生了大事,不是股災就是泡沫破裂,但在今年二月時,VIX恐慌指數曾經在盤中飆破了50,隨後又快速下降,與以往不同的是,這一次VIX恐慌指數飆破50時,但卻沒有任何的相關理由與原因,就只是一個單純的「閃崩」狀態。
(資料來源:episodeblog)
閃崩是怎麼造成的?
兩個可能的因子:
(1) 投資者的行為越來越相關
投資者行為正在變得越來越相關,也就是說更多的人以完全相同的思考方式行事。
正常來說,如果投資者的思緒想法不同,對未來有不同的目標、偏好和信念,市場上的有序交易可能性就會更高,買家很容易找到賣家,反之亦然。但是,如果投資者行為是相互關聯一致的,每個人都試圖以一種方式行動,供需落差過大會加速價格變動,那麼市場的價格方向就會出現嚴重的偏斜波動。
(2) 大數據的反噬:波動性的最佳載體
現今的科技,我們擁有了全球性的市場交易數據,我們可以隨時比較所有的投資組合,並應用無限的計算能力,去蕪存菁、汰弱留強。所以,當市場一有波動產生,科技數據的運算機制將可能下跌的標的砍倉時,很可能也擴大了波動的擴散,有如骨牌效應一般瞬間發生閃崩。
波動其實是一種病毒
投資行為學當中有提到,投資者大多皆為短視且厭惡損失的概念,人類常會為了避免短期損失的痛苦而非常傾向於犧牲長期回報,以這樣的觀點,更加解釋了市場上短時間的的殺出下跌部位造成「閃崩」的可能。
宏觀來看,波動性具有病毒的樣徵特性,寄宿在投資者相同偏好的心理,更依靠科技數據傳播到感染到每一個人,但諷刺的是,現今的資訊與科技反而不是在限制行為偏見,而是在放大他們。
結論
好的投資回報都是用時間等出來的,現今投資市場的波動,不動則已、一動驚人,投資人必須更加的擁有耐心與紀律,才不會陷入追高殺低波動度陷阱裡。
(本網站所述之任何內容均不構成對金融商品的投資邀約,也不構成對於任何證券的買賣或進行任何交易的投資建議。投資一定有風險、基金有賺有賠、申購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)
留言列表